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十大盘点
时间:"2023-01-06" 来源: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行业企业多措并举,沉着应对,化解难题。行业从智能化改造,到建设智能化工厂、车间等,智能制造正在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破题之举。升级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明显,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成效显著,企业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内深耕细作,同时不断强化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汇聚力量。
自行车出口受俄乌战争、全球经济下行、海外通货膨胀、库存积压等影响,产销有所下降,但是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为明显的产业优势,企业多措并举,稳定发展:积极修炼内功,提升品质,改进技术,为出口长远发展蓄势; 建立宁波胜山自行车零部件产业创新园,深入打造全国自行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加大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把骑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国内骑行文化的发展;赞助专业车队参加各类赛事,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等。
高质量发展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最强音。1月8日,由协会、天能控股集团共同组织召开全国电动自行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中国自行车协会、10个省市行业协会领导和全国10家重点整车企业负责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的召开更加明确了新国标实施,“浙品码”等新的管理模式实行后,行业企业要积极适应新环境、新形势,助力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积极参与《电动自行车数字化管理工作指南》团体标准起草工作。11月4日,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组织召开的自行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根据会议精神,配合省经信厅、中自协等做好推动自行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
根据2022年公布的信息:行业有1家企业入围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名单;有1家企业的产品入围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多家企业入围浙江省百强企业、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浙江省成长性最快百强企业行列;23家企业入围2021年度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13家企业的产品获得2022年度“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等。奖项的获得充分彰显了浙江自行车电动车行业企业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2022年浙江省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活动全面启动,按照“财政补一点、企业让一点、回收抵一点、运营商惠一点、金融机构助一点”的多重换购方案,高效推进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淘汰置换。全省电动自行车产业借着浙江省内巨大的换购市场和充足的政策空间,行业企业积极配合响应,抓住机遇,电动自行车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产销量增长明显。
配合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专班做好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和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工作,及约谈违规企业。多次参与和组织召开会议,就如何配合推进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和淘汰置换工作进行探讨、交流。组织各地市商协会、企业做好 “浙江e行在线”的相关信息上传工作,审核“浙品码”新申请企业的资质。配合省专班、省广电集团,及组织各地市商协会开展广场、进企业、进社区等换购活动,共同推动淘汰置换工作的有序进行。
自律公约监督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召开全省电动自行车产品规范研讨会;制定《浙江省电动自行车行业自律公约补充条款》;积极引导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生产、销售合规的电动自行车等。联合相关监管部门、各地商协会、企业共同开展行业自律检查工作,对杭州、宁波、嘉兴、台州、金华等地的电动自行车经销门店进行暗访和买样,对发现有改装问题的50余个品牌企业进行约谈,敦促经销门店销售合规产品,并限期整改,同时对发现的新问题集中梳理和反馈。
8月9日,中国浙江国际自行车新能源电动车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发布了浙江展与台州展双展合并举办的重要消息。双展合并的创新之举是对“行业现状”的正视,也是提升区域产业协同,增强行业合力的一次积极行动,将有效推动行业企业的更好发展,将实现优势互补,呈现品牌叠加的效应,有利于打造更具影响力的行业展会。
随着充电安全引起各方重视,两轮车充换电产业不断发展,集中充电、“以换代充”的市场化解决方案逐步成为城市两轮出行的民生“新基建”。12月,经协会理事会审议同意,成立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充换电分会。根据浙江省安委办《关于扎实推进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建设的工作要求,协会积极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消防安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起草工作,标准已完成公示。
积极倡导行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担当作为,在做好疫情防护工作的同时,要继续助力抗击疫情,共筑温暖防线。秘书处前往上城区南星街道残疾人之家,开展春节慰问送温暖活动。3月,秘书处与杭州市上城区电动车行业协会一起前往南星街道办事处,了解南星街道在助残帮扶上的一些情况,并送上慰问礼品。